跳到主要內容

12/18

台灣流行語大集合

  • 流行用語重要嗎?
    雖然沒有了流行語對於生活沒有很大的影響,但我覺得流行語依然很重要,因為它也是代表當代的一種流行文化。
  • 你認為流行用語能成為正式用語並加入詞典中?
    不能,我認為它是不固定、不穩定與不正式的一種用詞。流行語通常都是簡化、同音、相似音與諧音組成,有些需要一些文化背景才會知道流行語的意思,對於不同的人可能也會有不同的解讀。就像是其他語言都會有流行語,我想這是人的惰性吧。

    雖然我說流行語是不固定的,但其實有些用法好像快要變成固定用法了。但我還是覺得不適合加入辭典中,因為在目前的規定看來是很不正式的用法。
  • 你覺得流行語是否會造成學生語文能力退步? (課前閱讀: 語文能力網路用語化)
    一開始我是覺得會退步,是因為閱讀資料的新聞,國中生把流行語用詞放入作文。後來聽了同學的想法,覺得同學說的也對,不是語文能力退步,而是沒有分辨能力,流行適不適合用在某些場合。
  • 你認為什麼類型的流行語適合放在課堂中教學? 數字流行語、諧音流行語、外語流行語?為什麼?
    我覺得數字流行語可以放在華語教學中,可以教一些很常使用的流行語。


新住民

對於新住民的印象是什麼?

    想到新住民一開始都是東南亞的人,而且還會是女性。但其實新住民不是只有東南亞,而是其他國家的人都是新住民。這還可以提到另外一個,說到外國人,我比較會聯想到歐美國家的人。

看完進退兩難這個影片後的感想是什麼?

    其實我之前就有看過這部影片(越南語課),看的當下其實就很感動。不過在台灣也有過的比較好的東南亞的新住民,而政府也有給予很棒的福利政策,但是可能還是會有人生活遭遇困難。我想這是台灣需要去反思的,是台灣的制度太過嚴苛?為甚麼有很好的福利政策,但卻幫助不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?(其實也不是只有這件事,包含許多的福利都是這樣)

你們認為新住民是台灣人嗎?為甚麼?

    我覺得這要看他自身是否認為自己是台灣人。有些新住民雖然在台灣住很長一段時間,但不覺得自己是台灣人,而有些人卻打從心裡覺得自己是台灣人。這也可以再問一個問題,你覺得新二代是台灣人嗎?至於我的答案應該也是一樣

    我曾經看過一個影片,有位美國人在台灣已經居住了30以上,比他住在美國的時間還要多上許多,他已經打從心裡認為自己是台灣人。但是他有一個困擾就是,台灣人不把他當成台灣人,所以他很討厭別人問他來台灣幾年?為甚麼想來台灣等等,因為他覺得自己就是台灣人,不希望台灣人把他當成外國人。不過我想這應該很難,因為我們本身在外觀上就有差異,就會主觀的覺得他是外國人。

你們知道政府對新住民有哪些福利或政策嗎?請舉例一個

可以申請獎學金,不過其實還有其他的。

移民署-新住民照顧輔導 https://www.immigration.gov.tw/5382/5385/5388/7178/223704/



留言

  1. 如果報告的同學也找到你給的這個網站的話,他們的報告感覺應該會完整不少。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12/12

•  Q1.你說得出來大部分的西洋十二星座和日期嗎?二十四節氣呢?你想過為什麼說得出來西洋星座,但二十四節氣不行嗎?請嘗試對照十二星座和二十四節氣。 我只能說出少數幾個星座,像是金牛、牡羊,二十四節氣則是不知道。會有這樣的現象可能是因為我們都會使用星座來聊天,但我們不會聊二十四節氣,最多就是春夏秋冬而已。 • Q2.婚俗文化各式各樣,不管是誰向誰求婚,新人喜宴一定要有賓客。你的外籍學生可能有機會要去參加台灣朋友的喜宴,你認為在華語教學中,他們該知道的台灣婚俗文化為何? 1.包紅包 避開四 包八跟六  2.會有訂婚與結婚  3.辦桌 4.奉茶  5.喜餅 6.現代婚宴流程 • Q3.根據課本,重要節慶有九個,請問公司行號每年都會發的三節獎金/慰問禮是哪三個節日?若你是華語老師,關於這三個節日,你會教什麼文化內容? 三節獎金:春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。 春節:紅包、祝賀語、故事的動畫-年獸 端午節:包粽、龍舟文化、故事的動畫-屈原、傳統習俗(艾草、雄黃酒) 中秋節:台灣烤肉的由來、故事的動畫-嫦娥 補充不發三節獎金會違反勞基法嗎?原文網址:http://www.glorylaw.com.tw/Spcolumncontent.aspx?SID=380 • Q4.台灣知名的茶飲為何?在華語教學裡,教師會教的內容應是什麼?飲酒文化,哪種酒台灣人會喝也常入菜?請舉例(菜名)。 對於茶飲,我只知道紅茶、綠茶、青茶、烏龍茶。我也覺得老師可以教最基本也最常見的紅茶、綠茶與烏龍茶就好。 另外有一個專門介紹茶葉的網頁,有興趣可以去看看:原文網址:https://www.pinglintea.com.tw/Taiwan-tea.html 酒:米酒、甜酒釀、高粱、紹興酒、啤酒 菜餚:台式燒酒雞、麻油雞、花雕雞 • Q5.中華文化第一個重要「陸路」對外交流是漢張騫通西域而出的絲路,漢朝強盛,此後出現「漢人」的自稱。然而英文卻稱China,可能原因是什麼?為什麼海外華人聚集地叫「唐人街」呢? 我們猜測的原因:中國唐山(唐山公)、中國瓷器的英文是china 為什麼全世界都有「唐人街」呢?特別是美國、日本這樣的強國!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world/qg59bbb.html • Q6.臺灣躍上世界舞台是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...

期末總結

 請同學在此處或自己的個人BLOG回答以下五題: (1)期末總結(課程+期末教學活動報告)之心得、省思與資料補充。 華語真的是蠻有趣的語言,不過有時候有點難理解,課本寫的也不白話,都要思考一下。我覺得上課的同學也很重要,因為我是較少會主動說話、提出想法,我需要先人提出來,我才會有一些想法出來,不然就要思考久一點,當其他人也不講話,就會變成 一片安靜,或許下次我要變成第一個提出想法,或帶動大家分享。 (2)經過這學期,你認為「華語口語與表達課程」的意義是什麼?為何在華語學程,你需要學習該課程? 理解如何發音、發音的嘴型與相似音,並知道相似音的差異是甚麼,這樣知道要如何教學並解答學生的問題。 (3)在教學方法、教材使用、課程安排及教學評量,這四方面,本堂課給你的影響是什麼?  教學方法:第一次使用線上教學的方式。 教材使用:認識了許多線上的教材。 課程安排:課程安排都會有固定的模式。 教學評量:第一次看到教學評量有加上人的腦力開發,覺得蠻有趣的。 (4)在未來的華語文教學課室或是生活中,你覺得能夠如何應用這門課所學知識或態度? 華語文教學課室:注意學生的需求、參考資料的格式 生活中:參考資料的格式、仔細檢查 (5)請自我評價這學期的表現,依下列五點(每項20分): A.課堂專注與小組討論付出 17 B.課前閱讀+BLOG書寫整理+Coggle-->個人學習態度 18 C.期中考準備  18 D.期末報告合作及準備 17 E.學期中,在閱讀/上課/討論/合作/準備過程中,遇到困難的挑戰精神 15 自評滿分100分,說明每項獲得的分數及原因,加總後這學期你獲得幾分? 85

疑點澄清4/9

疑問澄清 我的名子:蔡是開口呼,文是合口呼。 我:零聲母/零韻尾               愛:零聲母/零介音               高:零介音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雄:四部俱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啊:零聲母/零韻尾/零介音 音節結構 ❤在中國用缺,像是缺韻尾,在台灣則是用零,如零韻尾。 我的名子: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蔡:零韻頭               文:零聲母               慈:零韻頭/零韻尾  我學拼音的時候,應該是學三拼法(我不太確定,因為印象中都有學過)。我一直以為注音符號跟漢語拼音,是這兩種拼音系統的正式名稱,今天才發現原來不是。 我的中文名子的拼法四種都不一樣: 漢語拼音         通用拼音         威妥瑪 (WG) 拼音     國音第二式拼音 SA,WEN-CI       SA,WUN-CIH ...